![[笛子教学]笛子的构造](/uploads/allimg/211106/1K2245411-0.jpg)
竹笛 由一根竹管做成,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,外呈圆柱形,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、1个膜孔、6个音孔、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(见图)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![[笛子教学]笛子的构造](/uploads/allimg/211106/1K224N12-1.jpg)
![[笛子教学]笛子的构造](/uploads/allimg/211106/1K224N12-1.jpg)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(1)前镶口 (2)缠丝 (3)海底 (4)吹孔 (5)膜孔 (6)音孔
(7)基音孔 (8)后镶口 (9)助音孔 (10)飘穗 (11)笛塞
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,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。
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,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。
吹孔 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。笛子能发音,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,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。
膜孔 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。主要用来贴笛膜。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。笛子没膜孔,也能吹奏,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。
笛膜 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,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。经过气流振动笛膜,便能发出清脆、明亮的声音。
音孔 (按指孔)共有六个,分别开闭这些音孔,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。
基音孔 可用来调音,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。
助音孔 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,可用来调高音,起着美化音色、增大音量的作用,也可系飘穗之用。
海底 又称笛脑,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,它阻止气流向上,使口风向下流动,集中发音。
缠丝 使用丝弦,缠于笛身外面,共有21道至24 道,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。
飘穗 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,通常用丝带编成。
镶口 通常在笛身左端(或两端)镶以牛骨或象牙,称为镶口。
1、本站部分内容及相关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
(网络资源版权归版权方所有!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,请勿转载!)
2、本站资源仅供学习研究,请勿非法使用,否则后果自负!请下载或保存后24小时内删除!
3、本站点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笛子、笛子学习资源、简谱、图片、笛子独奏曲等,仅供参考使用!
4、如您认为本文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!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!
(本站保留全部修改、解释、更新本声明的权利。)
本站点完全免费!并且仅作为分享交流学习,绝非商业赢利为目的!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本文内容仅代表文章标写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iziwang.cn/a/peixun/828.html